浏览数量: 307 作者: 库珀有氧中心 发布时间: 2019-08-28 来源: 库珀有氧大健康
本文作者:朱为模院士(美国运动科学院院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库珀有氧/乐心医疗首席科学家)
关于减肥失败的原因说法很多,比如:
缺乏意志力、饥饿感难忍、
急于求成、锻炼方法不当、
饮食习惯难改、
年龄大代谢率太低等等,
但都没有说到点子上。
而科学界比较认可的减肥方法分为:饮食控制、体育锻炼、行为改变、药物控制(以抑制食欲为主)和手术(如胃切除术或胃结扎术)等。即使是有科研所支持,用这些方法减肥也大多以失败而告终。
为什么大多数的减肥行动都会失败?乐心医疗/库珀有氧首席科学家、美国运动科学院院士朱为模教授对此作出了解答。他从减肥失败的定义、食欲和饥饿感等三方面进行解释。
减肥失败是如何定义的?
何为减肥失败?简单两个字:反弹!即减掉了的体重又长了回来。比较官方的减肥成功的定义为:减掉体重的5%或更多,并保持一年以上不反弹(Thomas,1995)。
美国体重控制注册研究(The National Weight Control Registry)的成功标准则为:体重减少至少5%或30磅(1磅=0.45公斤,即:13.5公斤)并保持一年以上。反言之,如果不能把减掉的5%体重或30磅(13.5公斤)保持一年以上,均视为减肥失败。
导致减肥失败的主因是什么?
朱院士介绍了两个科学研究实验,揭开了关于食欲和饥饿感的神秘面纱:
1944—1945年著名的“明尼苏达饥饿研究”
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接近尾声,盟军指挥部预计欧洲和亚洲都会出现因为战争造成的大批长期遭受饥饿折磨的老百姓。如何有效地“施粥”,以帮助这些饥饿的人群急需要科学指导,该研究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获有两个博士学位的Ancel Keys主持。
36名健康男性受试者从200名公务员志愿者中被选中以后,参加了为期近一年包括三个阶段的研究:
阶段1(12周基线对照期):收集每一名受试者的生理和心理数据;每天每个人的卡路里摄入量在3200千卡(kilocalories)左右;
“明尼苏达饥饿研究”受试者们的饮食受到严格的控制
阶段2(24周饥饿实验期):实验的目标是每一名受试者要在这个阶段中达到降体重25%;每天每个人的卡路里摄入量也下降到1560千卡(kilocalories)左右;
阶段3(8周不限量康复期):受试者的饮食量不受限制,但摄入的食品被详细记录。
1950年,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用“饥饿生物学”(The Biology ofHuman Starvation)为标题将研究结果用两卷共计1385页的长文发表,为后来的战后营养救济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指导作用,也成为后来科学界研究饥饿、厌食症的“圣经”。
虽然著名的“明尼苏达饥饿研究”当初是为了帮助饥饿人群而设立的,但其研究成果对于今天肥胖人群的减肥,仍然极有借鉴之处:
· 限食对人的生理(如基础代谢率下降40%,人骤然“变”老),心理(如出现忧郁),社交(变得孤僻)以及对食物的渴望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停止限食15到20周以后,体重和饮食才有所恢复;
·停止限食后很长一段时间会更加“饥肠辘辘”,大吃狂吃的欲望很难克制;
·停止限食后的13周,“明尼苏达饥饿研究”的受试者除了睡觉就是吃,每天每个人的卡路里摄入量平均高达5218千卡;
·停止限食后人最先恢复的全是脂肪,肌肉要很长一段时间以后才能恢复。
研究二
与饥饿和食欲有关的激素研究
上面所提及的“停止限食后很长一段时间会更加‘饥肠辘辘’,很难克制大吃狂吃的欲望”的这一现象,2011年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澳大利亚研究团队(Sumithran等)的一篇文章揭开了这个秘密。
该研究招募了一批平均体重在209磅(即:94.05公斤)的受试者,对他们与饥饿和食欲有关的激素做了测试。
首先,受试者进行了为期10周的低能量干预。受试者平均减重约14%。
第10周,研究人员对受试者们的有关激素又做了测试,如所预期的一样,刺激饥饿和食欲的激素水平都有了明显的变化,节食后的“饥饿痛苦”由此得到了解释。
随后,受试者又参加了一年的“保减肥体重”干预:定期做营养咨询,但对饮食不作规定,同时鼓励受试者每天参加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一年后,研究人员再对受试者们的体重及相关激素做检测,结果发现大多数受试者体重反弹,平均增重约为减掉体重的一半。
研究还发现,两个与减重息息相关的激素的变化,对体重变化起着主导作用:
瘦素(Leptin):是一种由脂肪组织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通俗地讲就是告诉你的身体“饱或饥”的激素。每个人的瘦素有个阈值,高于该值,大脑得到“吃饱了”的信号,相反低于该值,大脑得到“饿了”的信号,开始进食。瘦素的高低是由身体脂肪的含量多少来决定。10周干预后,脂肪的含量下降了约67%。瘦素水平也随之下降,带来的是食欲增加,基础代谢率逐渐下降。
也就是说,瘦素越高、肚子不饿,越有助于减肥。而受试者减重成功后,脂肪通常减少了,瘦素也就随之减少,大脑就会关闭消耗能量的开关,打开需要进食的开关,让你吃得多,用得少,出于自保,中断你“无限消瘦”的计划。
饿素(Ghrelin):是胃内产生的一种肽,它能够调节食欲、进食和身体构成。通俗地讲就是告诉你的身体“你饿了”的激素。因此,它的作用是刺激饥饿感。2011年澳大利亚研究发现,减肥干预后它的水平立即上升,干预一年后,它的水平还是高于干预前。
图中黑线为开始的,蓝线为10周后的,红线为62周后的测量
这些激素的变化表明,人体对体内脂肪和体重的下降非常敏感,一旦发觉两者明显下降,马上刺激饥饿感和食欲来提醒身体多摄入食物以维持原来的体重。
科研人员(Mrosovsky和Powley,1977)因而提出设定点(set-point)理论。即:一旦体重或体内脂肪低于原来的水平,刺激饥饿与食欲的激素就会马上升高,以提醒身体多摄入食物来帮助体重或脂肪回到原来的水平。
最后总结:
其实,把“set-point”叫做“只进不出点”我认为更为合适,这是因为体重或体脂增加时,该点并没有降低水平来减轻饥饿感和食欲。这是因为在漫长的进化中,食物的来源往往不足,体重或体脂的减少常常是对生存和传宗接代的主要威胁,保持或提高体重或体脂的功能有利于人的生存,自然也就逐步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被保留了下来。
也正是这些决定物种生死存亡的“保重”进化优势功能,使得今天庞大的肥胖人群采取众多的减肥方法还是以“越减越饿”、“越减越重”的失败而告终。
朱为模院士简介:
库珀有氧/乐心医疗首席科学家
美国运动科学院院士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任职及主要学术背景:
美国体育测量与评价协会主席(1997-1999年);
美国总统体质与竞技体育委员会科学顾问(2003—2006年);
美国运动医学协会和美国健康教育体育休闲舞蹈学会Fellow (资深研究员);
美国科学院国家医学研究院“青少年健康测评”专家组成员;
美国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主编;
美国Frontiers in Physiology杂志副主编及10余本英文体育和健康杂志编委;
在SCI和SSCI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100多篇;
其科学研究得到过许多基金会的资助,包括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NIH)和约翰逊基金会(RWJF)。
一步一个脚印,改善中国人民的健康!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Chinese people, one step at a time!
欢迎读者朋友们浏览库珀有氧南京老山中心2019年8月的排课计划,请根据您的需要提前预约报名(请点击图片放大观看,客服咨询电话:025-58262857
我们传经布道 我们身体力行
We Practice What We Preach